建筑施工現場的安全防護措施
施工現場安全防護措施
(一)施工現場個人安全防護要求
施工現場個人安全防護,嚴格按照我公司的要求進行。
1、安全帽規定
施工人員一旦進入施工現場,必須正確佩帶好符合標準的安全帽。黃色為管理人員用安全帽,紅色為檢查人員用安全帽,白色為工人用安全帽。材質"碳纖維或玻璃鋼"。
2、安全帶
凡離地面在1.8m高以上進行操作的工人,均系好安全帶,周圍無固定處,搭設支架來支持工人工作。使其操作工人隨時處于安全狀態。
3、防護眼鏡
凡進入施工現場施工人員,均配備防護眼鏡。
4、勞動保護鞋
凡進入施工現場施工人員,均配備勞動保護鞋,防止雙腳被現場硬物損傷。
(二)深基坑作業安全防護
深基坑作業時注意以下幾點:
1、基礎施工時設專人觀察邊坡及護壁,如有裂縫及時發現,盡早處理,以免造成邊坡坍塌。
2、深坑作業時,嚴禁向坑內拋物體,上下操作時防止墜物傷人。
(三)"四口"防護措施
樓梯口、電梯口、預留口、通道口這 "四口" 是高處墜落傷害、高處墜物打擊傷害的危險點。所以,做好"四口"的安全防護,是保證施工安全的重要環節。另外在施工過程中,無外架的屋面周邊、主體結構的樓層周邊、施工用斜道兩側邊、卸料平臺的外側邊等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,保證施工安全。
1、1.5米×1.5米以下的孔洞,用堅實蓋板蓋住,有防止挪動、位移的措施。1.5米×1.5米以上的孔洞,四周設兩道護身欄桿,中間支掛水平安全網。結構施工中伸縮縫和后澆帶處加固定蓋板防護。
2、電梯井口設高度不低于1.2米的金屬防護門。電梯井內首層和首層以上每隔四層設一道水平安全網,安全網封閉嚴密。
3、管道井采取有效防護措施,防止人員、物體墜落。墻面等處的豎向洞口設置固定式防護門或設置兩道防護欄桿。
4、電梯井和管道井不做為垂直運輸通道和垃圾通道。
(四)臨邊防護
1、樓梯踏步及休息平臺處,設兩道牢固防護欄桿。
2、建筑物樓層屋面臨邊四周,未砌筑安裝圍護結構及女兒墻時,設兩道防護欄桿,立掛安全網。
3、建筑物出入口搭設寬于出入通道兩側的防護棚,棚頂滿鋪不小于5cm厚的腳手板,通道兩側用密目安全網封閉。防護棚長度不小于6m,高度不低于3m。
4、因施工需要臨時拆除洞口、臨邊防護的,設專人監護,監護人員撤離前將原防護設施復位。
(五)水平作業通道防護
在施工期間,在出入口處必須搭設防護板棚,棚的長度為5m,寬度大于出入口,材料用鋼管搭設,側面用密目安全網全封閉,頂面用架板滿鋪一層。
(六)交叉作業防護
1、支模、粉刷、砌墻等各工種進行上下立體交叉作業時,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,下層作業的位置,必須處于依上層高度確定的可能墜落范圍半徑之外。
2、模板、腳手架等拆除時,下方不得有其他操作人員。并設警戒區。
3、模板部件拆除后,臨時堆放處離樓層邊不小于1m,堆放高度不得超過1m。樓層邊口、通道口、腳手架邊緣等處,嚴禁堆放任何拆下物體。
(七)高處作業防護
1、高處作業施工遵守現行《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》的規定。
2、從事高處作業的職工,經專門安全技術教育和體檢檢查,合格才能上崗。
3、從事高處作業的人員,按照作業性質和等級,按規定配備個人防護用品、并正確使用。
4、冬季施工時,按規定做好職工防寒保暖工作,根據工程情況因地制宜地設置擋風防寒或臨時取暖等措施。在夏季施工時采取降溫與預防中暑措施。
5、高處施工人員集中處,在操作層的適當位置設置便桶。
6、高處作業施工前,逐級做好安全技術交底,檢查安全防護措施。并對所使用的現場腳手架材料、機械設備和電氣設施等進行檢查,確認其符合要求后使用。
7、高處施工立體交叉作業時,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下操作。如必須上下同時進行工作時,應設專用的防護棚或隔離措施。
8、高處作業的走道、通道板和登高用具,隨時清掃干凈,廢料與余料集中放置,并及時清除,嚴禁隨意亂放或向下丟棄。
9、遇有冰雪及大風暴雨后,及時清除冰雪和加設防滑條等措施。并對安全設施與現場設備逐一檢查,發現異常情況時,立即采取措施。
10、在2m以上的高度從事支模、綁扎鋼筋等施工作業時具有可靠的施工作業面,并設置安全穩固的爬梯。
11、高處施工時物料堆放平穩,臨邊和洞口附近不堆放物料,以免妨礙作業、通行。
12、高處作業使用的鐵凳、木凳應牢固,兩凳間需搭設腳手板的,間距不得大于2米。
(八)裝飾階段安全防護措施
1、室內裝飾裝修,必須按照"四川省建設安全技術措施若干規定"和"建設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"(jgj80-91)中有關規定搭設腳手架或平臺;操作平臺應由專業技術人員按現行的相應規范進行設計,計算書及圖紙應編入施工組織設計。
2、室外、內樓地面施工,臨時線路架設,必須按規定,嚴禁使用"把把線"和絕緣性質不良的膠質線或花線,應該使用雙芯或三芯絕緣性能良好的橡皮軟線;杜絕電源線頭代插頭使用的嚴重違章現象;操作平板振動器搗固混凝土時,必須穿絕緣鞋,帶防護手套操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