革登古茶山位于勐臘縣象明鄉西部,包括今象明鄉的安樂和新發兩個村委會轄區。歷史上的莽枝茶山、牛滾塘茶山等均屬于革登茶山范圍。在清代史籍中有莽枝或革登有茶王樹的記載,《普洱府志》載:“莽芝有茶王樹,較五茶山獨大,相傳為武侯遺種,今夷民猶祀之”。阮?!镀斩栌洝份d:“其治革登山有茶王樹,較眾茶樹高大,土人當采茶時,先具酒醴禮祭于此”。倚邦末代土司兒子曹仲益先生也在《倚邦茶山的歷史傳說回憶錄》一文中說:“奇特的茶王樹,生長在新發寨背后的山頂上,據老人講,這棵茶樹在光緒初年,每年尚可產茶六至七擔之多。民國初年,其根部枯干尚存。1963年元月,我因回家省親,路經此地,……則枯干已被白蟻吃盡,只存洞穴,……其洞直徑一方為270公分,另一方為325公分。旁有過去農民祭祀立的碑石數堆。”
1994年版《勐臘縣志》也記載:“清嘉慶年間革登八角樹寨附近有株茶王樹,春茶一季可產干茶一擔,已枯死。另在阿卡村附近的山梁山曾有年產一擔干茶的兩棵大茶樹,后被野火燒死”。茶王樹的存在,證明革登茶山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。清代中期是革登茶山的繁榮時期,茶園總面積達6000多畝,茶葉產量達100多噸。
至今,革登茶山還保存有古茶園3232畝,年產干毛茶30多噸。在革登茶山安樂村委會直崩村海拔1360米處,保存有一株較大的古茶樹,樹型喬木,樹姿直立,樹高6.3米,樹冠直徑5.6米,基部圍粗1米,屬于普洱茶種,樹齡在300年左右。
《普洱茶文化》陳紅偉,張俊.著【連載】—》返回目錄